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务公开 > 图片新闻
厦门市召开2021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
时间:2021-02-23 18:11

微信图片_20210224111250.jpg

 2021年2月23日上午,厦门市召开2021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情况和过去一年民政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民政工作。

  会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龙和副市长黄燕添对民政工作作出批示。

  市民政局局长洪全艺出席会议并讲话。六个区民政局负责同志分别围绕社区治理“近邻”模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兜底保障体系、两岸社区融合、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社联动”等方面作工作经验介绍。会议由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丽红主持。 

  会议指出

  过去五年,全市民政事业实现新起点上的新跨越,工作成效显著,惠民实效更多,具体体现在“四个更加”。

    一是民生基本保障更加“普惠化”。

  在全省率先实现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标准城乡一体化,实现救助标准动态增长机制。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5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75元,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71.9%。五年累计支出救助资金6.56亿元,年均增长10.9%。 

    二是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

  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42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9家,农村幸福院147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含村改居幸福院)406家,各类养老床位数15495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达41张,高质量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全市火化率保持100%,婚姻和收养登记合格率均达100%。全市共更换标准地址二维码门牌约460万块。 

    三是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精细化”。

  社区共治共享激发社区活力,社区减负增效得到落实。全市登记备案社会组织达7391家,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社会组织17.8个,居全国前列。全市社工专业人才数量达8232人,其中中级社工达2266人。全市依法登记的慈善组织共有59家,2016年以来,全市各慈善组织共募集社会各界款物约30亿元。 

    四是民政便民惠民更加“智能化”。

  高标准完成市养老服务与监管信息平台和市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建设。市“智慧民政”建设项目“i民政”作为“i厦门”综合平台的四大服务板块之一,受邀参加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慧殡葬”在线服务平台、殡葬基础平台、行业监管与数据共享平台全面完成。

  会议指出

  2020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战疫情、兜底线、保稳定、促发展,民政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防控疫情工作扎实有效。

  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一系列指导文件和防控措施,全力指导、分类施策、精准防控,民政领域实现“零疫情”。抓好民政领域“六稳”“六保”,有力保障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去年,共实施临时救助8892人次,支出救助金1661.7万元;共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178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3.5万人次。全市320家社会组织与所属会员单位及个人累计捐款捐物近3亿元。  

    二是爱心厦门建设蓬勃发展。

  成立局推进“爱心厦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搭建与市直成员单位纵向联系以及局机关处室、直属单位横向联系的工作机制。“爱心济困”“爱心扶幼”“爱心敬老”“爱心捐赠”“爱心结对”“爱心志愿服务”成效显著。

    三是兜底保障工作坚实有力。

  制定《厦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并配套修订《厦门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全年低保对象新增2420人,净增971人。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1958人次,寻亲成功231人。436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  

    四是养老服务产业加速发展。

  新增各类养老床位1642张(机构1122张,居家520张)。全市以优异成绩通过第四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验收。高端养老项目同安泰康医养健康综合体项目已完成结构封顶,新落地集美太保家园·厦门国际颐养社区项目已正式开工。2020年引入社会投资43.45亿,完成投资10.05亿,提供就业岗位2300余个。 

    五是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创新。

  第三批87对城乡社区签约结对,实现农村社区结对全覆盖。社会组织参与精准脱贫攻坚成效显著,“阳光1+1”牵手计划结对老区村56个,86家社会组织筹集资金2100万元帮扶甘肃临夏州结对贫困村。《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顺利出台。  

    六是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指导翔安区稳步推进马巷、新店撤镇设街,两个街道析置为六个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人文公园(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加强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生产安装各类二维码门牌约16万块。全市标准地名地址库建设成效显著,数据量达451万条。全市福利彩票销售额超6亿元,逆势领跑全省。成功举办第七届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

  会议强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全面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展现新作为。

    一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进一步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合理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统筹衔接、分层分类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急难救助制度,建立完善主动发现、快速响应、个案会商“救急难”机制。进一步加快配套政策修订出台,提升政策可行性,确保兜底保障“全面覆盖无盲区,精准帮扶不重复”。 

    二是加快提升养老服务质效。

  继续夯实基础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医养学”相结合发展,推进符合条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加快推进泰康高端养老项目开业运营、太保高端养老项目建设及其它3个项目的招拍挂和招商工作,实现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三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会同组织部有序完成全市529个村级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明区深田社区生活时倡导的“远亲不如近邻”理念,全面总结提炼和推广社区治理“近邻”模式。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贯彻实施《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优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服务,完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

    四是优化专项事务管理服务。

  推进人文公园(城市公益性墓地)建设和市社会福利中心危房翻改建工作。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健全殡葬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开展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落实好《民法典》有关婚姻收养各项规定。加强市场营销和渠道拓展。

    五是全面提升民政“三化”水平。

  加快推动出台志愿服务、慈善促进、殡葬管理、养老服务等法律法规规章和配套实施细则,细化民法典涉及的婚姻、监护、继承、社会组织管理等民政领域相关程序和标准,不断完善民政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厦门特色和两岸互通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引导和规范社会团体特别是行业协会开展标准化工作。持续推进“智慧民政”建设,全面规范民政领域基础数据,协调推进民政数据中心、民政指挥调度管理平台和民政业务平台建设。  

    六是加强民政工作基础能力建设。

  科学编制实施“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继续抓好疫情防控,扎实做好民政服务机构(场所)出入人员管理、定期核酸检测筛查、重点部位消杀、物资储备等常态化防控工作。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会议要求

  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对民政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坚持思想引领。

  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以建党100周年和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一致。 

    二、提升党建质量。

  以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全面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要层层明确和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健全党建与业务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促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  

    三、严肃正风肃纪。

  既要重点抓好救助补贴发放、项目招标采购、殡仪殡葬服务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也要惩治履责不力、监管不严、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确保反腐倡廉关口前移、制度前置、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四、加强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并贯穿干部工作全过程。坚持严管厚爱和容错纠错有机结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民政干部队伍。 

    市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区民政局局长、市民政局机关内设处室负责人、市民政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市纪委监委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领导参加会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