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民政工作 > 养老服务
2020年厦门市致力民生发展补齐养老短板工作开展情况
时间:2021-03-18 09:30

  一、全市概况

  截至2020年底,厦门市共有38个街(镇),其中街道26个、乡镇12个(含1个中心城区乡镇),建制村147个,城市社区232个,村改居社区146个。户籍人口274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38.54万人(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5.3万人),老龄化水平14%。

  厦门市人口老龄化特征:一是人口老龄化持续增长,老龄化趋势明显;二是从“老龄化”到“高龄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增大;三是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衡,各区、各街(镇)的老龄化程度差异明显;四是独居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加重,居家养老服务和医养结合护理需求增多。

  二、2020年补齐养老短板工作实施情况

  (一)提高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

  2020年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目标,编制完成《厦门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20-2035年)》,出台了《厦门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2020-2022年)行动方案》和《厦门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实施细则》,全面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下拨市级建设补助投资2030万元和养老机构补贴3294万元。支持各区依法依规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用房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存量商业服务等其他用地用房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允许按照适老化设计要求调整户均面积、租赁期限、车位配比及消防审验等土地和规划要求。对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腾退的用地用房,条件适宜的优先用于社区养老服务。鼓励各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措施,将社区公共设施低偿或无偿用于社区养老服务。全年新增养老机构4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9家、农村幸福院34家。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42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9家、农村幸福院147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含村改居幸福院)406家。全面实现了每个街(镇)均建有1个以上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每个社区均建有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每个建制村均建有1个农村幸福院的建设目标,实现了城乡养老服务设施100%全覆盖。各类养老床位总数15495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40.2张,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二)强化养老服务设施运营

  我局坚持建管并重,着重把握好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印发了《厦门市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营管理办法》和《厦门市农村幸福院运营管理办法》,建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与专业运营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督促各街(镇)、村(居)贯彻落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三定”“三公开”有关规定。采取社会化运营的,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对比挑选具有丰富行业经验、优秀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专业化服务机构;村(居)自主运营的,充分调动村(居)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等多元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积极发展志愿服务和互助式养老。各区根据辖区情况统筹财政资金,按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不低于5万元/年、农村幸福院不低于2万元/年标准给予运营补贴,并采取免租减租、用水用电优惠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全年共已拨付财政补贴1465.1432万元,各养老服务设施开放运营及服务人员配比达标率均达100%。

  (三)推进多层次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第四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紧紧围绕打造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城市目标,持续优化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环境,加快推动改革任务落实,增强高品质养老服务供给,以“4+4”模式(即:顶层设计+硬件建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标准规范+人才培养、线上调度+线下服务)打造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新高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二是鼓励各方充分参与,形成市场公平竞争良好环境。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明确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的予以同等享受各类优惠政策,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区域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符合规定的免征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免征增值税并减按90%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用电、用水、用气享受居民价格政策。支持物业企业利用服务网点和资源,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家政、餐饮、陪护、巡访、维修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培育引进养老专业品牌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有16家规模较大、连锁运营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其中既有智宇、老来俏、德善堂等9家逐步发展壮大的本地龙头企业,也引进了省外的中民养老、中交集团、江苏禾康、山东青鸟等7家优秀养老企业来厦建设运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三是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养老”建设。线上建成市级养老服务与监管信息平台,为全市老年人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养老服务产品“网上超市”和365天×24小时在线服务。通过对接各大养老服务商信息系统,采集并持续更新老年人基础数据、行为习惯、消费能力、爱好、社交、体检健康等数据,实现老年人信息动态实时管理与分析。通过资源整合和在线统筹调度,可为全市老年人提供送餐、物业、家政、助洁、理发、出行陪护、就医陪诊、手语翻译等多种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全年接受老年人呼入热线2万余次,主动呼出关怀电话和节日问候8万余次,短信慰问约16万条,年均订单约1.2万单。线下大力推行社区助老员制度,按照每400位老年人配置一名助老员的标准,为每个村(居)配备1-2名助老员。全市每年投入7489.5万元,共配备956位助老员入驻526个村居,让专业助老服务扎根社区、上门入户。实施老年人助餐工程,依托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34个“敬老餐厅”或中央厨房送餐上门,对特殊困难老年人每日用餐予以补助。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整合家政餐饮、助洁助浴、健康医疗、出行陪护、代缴代购等资源,形成便捷高效的吃、住、医、行、乐等全方位养老服务网络,打造老年人身边“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四是积极推进高端养老项目落地,完成年度投资超10亿元。泰康高端养老项目主体结构已于2020年6月11日封顶,二次砌筑和室内抹灰施工已全部完成。2020年2月25日太平洋保险公司以2.7亿元成功摘得集美区环东海域2020JG01地块,成立太保养老(厦门)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额不低于15亿元,养老床位数不少于1600张,已于2020年12月16日举办开工仪式,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国寿集团已与翔安区签订投资意向,确定在翔安区浦尾村投资兴建高品质的CCRC+养生度假养老社区项目,项目投资规模预计不低于15亿元,养老床位数不少于1500张。海沧区高端养老项目已有中铁建、九如城集团正在洽谈对接,项目已经入库。

  五是激发全社会爱心和热情,共同缔造老年人友好社区。发展“党建+农村养老”新模式,依靠农村党组织、村委会、农村老年人协会等基层组织自治作用,发挥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发展互助式养老,鼓励健康低龄老年人成立“银龄”志愿服务队伍,为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结对帮扶、精神慰藉、人文关怀等互助式养老服务,为独居孤寡老年人开展“问安行动”互助关怀,营造温馨和美的邻里关系,彰显高素质高颜值城市的人文温度。全市现有60周岁以上的老年注册志愿者达4.7万人,占全市注册志愿者总人数比例6.48%。

  (四)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积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和工作人员“每月一检”要求,累计完成在岗工作人员核酸检测7182人次。扎实开展养老服务机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房屋安全方面,全市共排查养老服务机构616家(养老机构39家、照料中心33家、居家养老服务站374家、村居幸福院159家、敬老餐厅4家),发现15处安全隐患,已全部完成销号。消防安全方面,出动消防安全执法检查437人次,发现安全隐患146处(一般隐患),已全部建立“四个清单”,督促各区民政局指导组织整改;制订和启动《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与市消防支队联合印发《全市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入开展消防安全达标创建活动。地质灾害、食品卫生、防范非法集资和涉众金融风险专项排查整治等方面,按照专项整治的要求,印发《关于在养老服务领域开展涉众型经济金融风险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排查工作,未发现相关安全隐患问题和线索。

  三、受上级表彰和推广情况

  2020年9月,民政部、财政部组织开展第四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成果评审验收,厦门市总得分90分以上,被评为优秀。

  12月9日,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农村服务业推进会议上,厦门市关于引进高端养老项目的经验做法《着眼高品质服务示范 高成长产业带动 推动高端养老项目不断成熟落地健康发展》被编入会议经验材料汇编,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和推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