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民政论坛
以城乡社区治理“五抓”推进城乡社区党风廉洁
时间:2017-11-01 19:10

  近年来,我市各级社区建设和纪检监察部门积极运用城乡社区治理创新成果,全面落实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取得显著成效。 

  一、抓好组织领导。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建立了党组书记、局长主抓、分管的党组成员、副局长协助负责、职能处室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牵头协调市区部门,协力推进。各村居成立以党组织书记为组长、村(居)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合力。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通过签订责任状、写廉洁保证书(承诺书)等方式,把责任层层延伸到村民小组、小区、楼宇(村落)以及社区“微治理”单元。通过明确责任及社区党组织班子述责述廉、检查考评等制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细落实。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编入“美丽厦门十大行动”项目规划,与社区建设工作同部署、同推动。 

  二、抓好宣传教育。全市村居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问责条例》、《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新修订的《党内监督条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党内政策法规,学习“十严禁”“十不准”等党员干部纪律规定,通过集中培训、授课辅导、学习交流、座谈讨论、写心得笔记等,加深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推进“党风廉洁进社区”。充分利用社区书院、门户网站等阵地,借助现代信息载体,广泛宣传崇廉拒腐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文明风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反腐倡廉宣传,社区书记登台上讲坛现身说法,征集家训家规,编入村规民约。加强社区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思明区、湖里区、翔安区等建成一批全国级、市区级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打造出了一批廉洁教育品牌。 

  三、抓好廉洁队伍。在2015年全市村居换届中,下发了严肃村(居)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纪律有关文件,明确“八不能”提名候选人要求、贿选的九种情形和“十条禁令”,选出一批依法办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勤劳实干、热心为民的村居带头人。严肃处理和打击勾结黑恶势力后台“保护伞”。顺利完成了全市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全市155个社区(村)大党委成立了纪委,选配了书记,选配了专门负责纪检工作的书记、委员。组织新当选村居班子和党员骨干进行教育培训。深化教育引导,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遵章守规的自觉性。 

  四、抓好监督体系。结合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建立社区大党委,加强非公组织党建,实现监督“全覆盖”。上届全市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与村“两委”同步换选。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赋予村(居)务监委列席“两委”重要会议的知情权、询问村干部履职情况的质询权、对村务财务账目的审核权、围绕村务事项的建议权的“四项权力”,通过规范民意收集、调查分析、监督落实、通报反馈的“四道程序”,对社区民生服务项目实施分类监督。搭建社区监督平台。在社区设立受理窗口、投诉热线、举报电话;结合智慧社区建设,开展社区网络问政,落实社区网格长和网格员受理和反映问题的责任。探索推动镇街职能转变,取消村(居)委会拆迁、招商职能,改变受托执法的做法,建立利益输送、上下共谋的“熔断隔离”机制,织密编牢基层廉洁风险“防控网”。 建立“三社联动”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协助监督和专业机构技术监督,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监督。引入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参与专项监督。翔安区内厝镇莲塘村成立全省首个农村社区廉政社会组织—莲塘清风廉政促进会,全方位参与村级事务监督。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强对村居经济的监管,重点监督村居合资合作的项目决策、合同审查和监理验收,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蚀瓜分。围绕补齐民生事业短板,加强城乡低保、优抚、社会救助金标准以及老区山区重点村建设“以奖代补”项目等资金监管。把全市居民救助纳入社会化管理,制订社会救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精准识别低保对象,建立救助资金“一卡通”发放等制度,保证了社会救助和惠民政策在基层“末梢”终端精准落实。加强对救灾和灾后重建物资资金的监管,把各级的救灾资金和社会捐赠救灾物资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做到账目公开、发放对象公开,分配方案公开和发放程序公开。各街道和社区监督机构对社区居民屋顶“平改坡”改造项目、环境整治工程进行全程监督和同步督导,杜绝虚报冒领、质量低劣和延误工期现象,确保厦门会晤保障工作顺利。 

  五、抓好正风肃纪。针对村居建设管理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公正不规范问题,结合落实社区协商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部署,加强村居民主和民主管理,坚持召开村民会议,由村民会议讨论作出决定。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社区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十严禁”“十不准”等党纪要求,查找短板弱项,社区班子坚持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开展廉政谈话,开好民主生活会,村(居)书记主任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村居党委、纪委会同村务监督委员会对违纪社区党员干部给予诫勉谈话和组织处理,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针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开展整治,聚焦村居“两委”、小组长、会计、出纳等“小官”,发现“大帐”问题线索,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做好案件查办工作,发挥震慑警示作用,有效遏制了此类问题的发生。 

  下步,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按照上级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总体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纪委的领导下,不断巩固和运用城乡社区治理创新成果,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加强宣传教育,抓好队伍建设,健全监督体系,强化执纪问责,夯实廉政基础,为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做出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