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民政论坛
党建引领 共治共享 全面推行“金服务安民心”工程
时间:2016-07-21 09:39

  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党委

  金安社区成立于2009年5月,是厦门市最大的纯保障性住房社区,现有人口2.23万人,社区党委现有党支部5个、党员157人。近年来,社区党委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为载体,着力构建“一核多元、共治共享”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机制,形成了社区党组织核心领导、多元主体良性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健全社区“一核多元”工作机制

  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积极推行湖里区“金服务”党建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深化区域化共建。采取“一单位一协议一资源一项目”的“四联制”共建模式,社区党委与市医药研究所、厦门海事法院、市中医院等8家辖区单位党组织协议共建,建立了“为民服务医疗点”、“爱心法官妈妈”、“促进就业计划”等长期服务项目,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开展共建活动数十场,数千人受益。二是推进多元共治。建立健全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以工青妇、志愿者协会、老人协会等群团组织、篮球俱乐部等“草根”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多元共治组织体系,落实季度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党群工作一体化”。成立社区发展理事会和社区共建理事会,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等共治制度,组织实施了30多项多元共治项目,形成核心引领、多元参与的工作局面。三是引导居民参与。建立社区党务事务听评会制度,引导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事务的决策和监督,围绕环绕音响设置、三里幸福广场改造、改建文化活动室等议题,社区居民5000多人参与提出了意见建议,最大限度激活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居民“主人翁”意识。

  二、建强社区“一核多元”工作队伍

  社区党委打造“快乐365”、“金哥安妹”志愿服务等品牌,通过党团员带头,带动形成了“人人讲志愿服务、处处比奉献精神”的良好氛围。一是壮大党员志愿者队伍。成立“党员帮帮团”,开展“身边的党员”系列活动,通过周周有活动、场场有党员,引导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开展“支部认项目、党员认岗位”活动,支部和党员认管社区邻里互助中心、小精灵俱乐部以及举办“我爱我家”成长营计划等服务项目,累计服务居民3500人次。积极将社区优秀党员培养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带头人。社区14支志愿服务队伍有8支“带头人”为党员,社区注册登记的志愿者达2453人。二是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以业缘趣缘为纽带,组建篮球俱乐部、合唱艺术团、俏阿姨舞蹈俱乐部等15个社区“草根”社团,广泛吸纳居民参与,引导居民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指导26位一年级学生妈妈发起成立了金安学苑辣妈漂书俱乐部,举办“传递书香、分享悦读”漂书活动,吸引居民参与3000多人次。引进“觉茶书法社”、“金种子教育”等社会机构,每周为孩子们开办书法、象棋、围棋、亲子沙龙等公益讲座25场次。三是引进专业服务队伍。围绕居民个性化需求,社区党委加强与专业社工机构的对接,确定了残友互助、夕阳互照、展翅1+N、邻里守望、银发学堂等十大服务项目,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菜单式”服务,共为辖区居民提供助老、助残、助医、助学等346场次服务活动,3.6万多人次受益。

  三、搭建社区“共治共享”平台载体

  社区党委积极搭建多元主体共治共享平台,为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创造条件。一是建立民意收集平台。设立“党代表服务站”, 每周六上午安排区、街党代表轮流接待党员群众;设立“民情会客室”,定期邀请党代表、居民代表参与座谈,参与座谈150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97个。设制“美丽心愿墙”、“点子信箱”等,结合“金安有爱”等各类主题活动,收集心愿卡,引导社区居民为社区治理支招、把脉,形成社区每年的“民生关切十件事”及“以奖代补”项目,为多元治理社区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完善在职党员服务平台。以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12371”工程为契机,开展“六百”走家入户活动,发动党员、党代表、在职党员、人大代表敲门入户亮身份、与群众拉家常,倾听群众声音。活动以来共认领居民微心愿84个、帮助解决困难问题12个。三是搭建党员服务特色平台。建立“金哥安妹”法律驿站,下设“秀丹法官服务点、雷哥维权援助点、社区调解服务点”三个服务点,挖掘有法律、调解等方面特长和经验的在职党员志愿者33名,采取轮班及预约方式为居民提供司法援助、纠纷调处、法律咨询、法规讲座等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社区党建对社区治理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社区服务工作实效和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